「第一民族」保留區裡的原住民反對企業在保留區內興建輸油管,凸顯加拿大數世紀以來原住民土地擁有權的問題。■The pipeline dispute is one of a number pitting companies trying to mine Canada's oil and mineral riches against the country's First Nations.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加拿大為降低其石油出口過度依賴美國市場,鼓勵能源公司興建多條輸油管,協助加國把石油運往亞洲等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,但除了部份途經美國的油管受美國阻撓外,其內部的油管路線也因為原住民和居民反對而遲遲無法落實。加國盛產石油,若油管能把其石油輸送至海外,能讓加國成為國際產油大國。雖然其中一條油管計畫,能為經過的貧窮原住民社區創造逾4,000個工作職務,但其中一個原住民保留區酋長蒙克(Justa Monk)說,即使當地失業率高達70%,我們仍要反對油管經過保留區。加國油源 蘊藏豐富另外一條由TransCanada籌劃的Keystone XL油管,可把加國石油往南輸送,穿越美國至墨西哥灣區。但除了美國華府的政治角力而遲遲無法興建外,加國原住民的反對更讓問題難以克服。蒙克的提爾亞茲坦族等多個原住民部落構成的第一民族(First Nations)保留區,在英屬哥倫比亞北部,占地3.01萬平方英里,位於能源公司Enbridge計畫中的Northern Gateway油管路線旁,這條油管被加國視為改變過度依賴美國市場的重要基建。近期加國最高法院判決,原住民保留區有權反對任何被她們視為會破壞當地環境與文化工程,讓提爾亞茲坦族和其他原住民在反對上更振振有詞。民調也顯示大部份英屬哥倫比亞居民反對油管工程。因此,負責造價63億美元油管的Enbridge,必須找辦法讓石油能輸送至英屬哥倫比亞西岸的基蒂馬特港,才能把石油運往快速成長的亞洲市場。由於美國石油供應量暴增,讓加國油商出口美國的油價愈來愈低,甚至創6年新低,迫使加國政府必須承諾油商去開拓海外市場來挽救他們的獲利。加國每天出口約300萬桶石油,計劃中的Northern Gateway油管每天輸送量即達52萬5,000桶。鋪設油管 困難重重可是油管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,除了環保等因素被質疑外,癥結在於原住民的土地擁有權的法律問題,但這個問題經歷數個世紀以來始終沒有得到解決,油管的開發工程突顯這問題的複雜性。儘管在法律上,保留區上的土地開發案,在執行前必須諮商過原住民部落的意見,但第一民族區內的198個部落裡,只有8個部落在土地擁有權上有土地契約,因此土地使用的最後決定權落在省政府上。雖然去年英屬哥倫比亞省政府給Enbridge發出油管工程執照,但強調Enbridge必須解決原住民所憂慮的問題。直到最高法院的判決出來後,首次承認第一民族區內的提辛哈柯特因族的土地所有權,讓其有權禁止在其領地內,任何未經其批准的開發案。該部落3月即禁止其領地內所有採礦和商業性的伐木等活動。專家認為這判決,為解決加國原住民部落的土地擁有權問題,開啟了一扇大門。前加國原住民事務部副部長史偉恩(Harry Swain)說,判決的意義是,在加國富有天然資料的地區上,有了一批新的擁有者,開發商必須顧及到他們的利益,才能開發當地的資源。



B5FD92B3BDDFE075
arrow
arrow

    xvs21id76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